当出现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负荷至0。25m³/㎡•h以上,可以冲走部分絮体污泥,使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泥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形成颗粒污泥层。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到0。6m³/㎡•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负荷不能过快,否则大量絮体污泥的过早淘汰会导致污泥负荷过高,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进到厌氧池子消化吸收溶解废水的溶液浓度值不得超过COD5000mg/L,并按要求操纵渗水,低COD负载为1000mg/L。漏液浓度值不符应做稀释液。因为不一样属性的废水也有不同的的pH值,为了确保反应釜内pH系数的平稳,避免酸累积而引起的对产甲1烷菌的抑止,可采取向废水中加入化学品如NaHCO3、Na2CO3、Ca(OH)2等成分。微量元素及可塑性颗粒物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较好的生长发育也是有重要意义。在其中Fe,Co,Ni,Zn等对提升淤泥活性,推动颗粒污泥产生是有帮助的。
厌氧颗粒污泥早由GatzeLettinga发现于UASB系统内,反应釜运行几个星期之后发现产生孔径为0。5mm的灰白颗粒物。厌氧发酵污泥应该是通称,能是飘浮的絮状物污泥,粘在固态里的生物膜系统污泥或颗粒物污泥。厌氧颗粒污泥的进泥是为消化池里边的微生物给予生物发酵,在开展厌氧颗粒污泥消化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许多阶段,防止出现不正确操作并对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工业厌氧污泥颗粒的安徽浪迅于2025/4/22 16:44:0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ingbo.mf1288.com/ahlangxun-2857229933.html
下一条:异响检测机构货真价实「多图」